一個民間治愈率極高的骨質增生配方.doc
一個民間治愈率極高的骨質增生配方金錢白花蛇四條 白芍六十克 土元三十六克 血竭三十六克 防風三十六克 九牛滕三十六克 杜仲三十六克 威靈仙一百克 海風滕三十六克 當歸三十六克 上方為一個療程,共研細粉分成三十包,每天一包分三次服用,飲酒者可用黃酒送服,基本上都是一副藥既愈,此方最大的最大的缺點就是難口服,但在農村還是有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治愈后不易復發,我所熟知的約有三十多名患者長的有十余年了至今都很好,而且都是農村做體力勞動的,這也許就是中醫中藥的神奇所在吧!2 本方在治新舊腰肌腰肌受傷之病證上有其獨特的治療效果,而且經過了幾十年的臨床檢驗,有類似病例可放心試用。組方:杜仲 10 克、續斷 10 克、生地 10 克、赤芍 10 克、當歸 10 克、桃仁 10 克、鮮生姜 10 克、肉桂 6 克、烏藥 6 克、威靈仙 6 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上方一般服藥 1-10 劑,即可得到明顯的效果,20 劑大多數可根治。本方對腎虛腰痛、風濕腰痛、淋證腰痛 治療肩周炎之神方——茯苓丸讀各家醫案,治療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論治,效果極為緩慢。偶翻《醫學心悟》 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謂痰飲為患也,而亦有不盡然者。于是,重新翻開《方劑學》 ,找到茯苓丸一節,才恍然大悟。 “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或左右時復轉移,或兩手疲軟,或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沉細或玄滑。 ”乃是 “痰停中脘證” 。為加強療效,有人加用理中湯以溫化痰濕;加姜黃引諸藥達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療五例,皆不過五劑。例:徐莫,女,70 歲,左肩周炎,肩部明顯萎縮。平舉不超過 30°,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濁,脈滑。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藥、膏藥都試過,沒有明顯效果。處方:茯苓 12g,炒枳殼 10g,姜半夏 9g,芒硝 3g,黨參 15g,白術 25g,干姜 10g,炙甘草 6g,姜黃 10g。水煎服,五劑,只服用四劑,肩關節就恢復了正常(出現過腹瀉。 解表發汗活血第一法——刮痧!及其刮痧油的配制 2006-10-11 11:53 解表發汗活血第一法——刮痧!夏季感冒陰暑,頭痛、發熱畏風、四肢乏力、身體困重酸麻,刮痧是治療此病最好的辦法。當然一年四季的感冒都可刮痧,只是夏季更適宜(因為脫衣方便) 。我通常采取1.頭部按摩:點按抓捏印堂,抓眉弓,上推前額,分推前額,揉按太陽,十指梳頭皮,揉按醫風,拿橋弓,拉耳垂。2.刮痧: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油,先刮拭風府到大椎,接著刮拭風池到肩井,接下來刮拭雙側太陽經(胸椎兩旁) ,督脈(輕手法),然后在胸背部位兩邊順肋骨方向各刮 2~4 道到腋后線。3.腰椎兩邊用刮痧板鈍邊刮拭(不起痧) 。4.抓筋:先在腋前抓拿胸大肌 1~2 下,接著用拇指按壓住腋下神經處往前撥動 1~3 次,撥尺神經 1~3 次,按摩手臂,按壓合谷。雙側同法。5.有惡心嘔吐者刮拭膻中穴。刮拭結束后,讓病人飲熱開水一大杯(150~250ml) ,此時病人感覺一身輕松,病情好了大半。刮痧潤滑介質:一般書上介紹用呂教授刮痧油,1 瓶也就 10來毫升,25 元。用不起。咱刮痧也沒收那么多錢。我介紹自己配制的刮痧油(酊):刮痧酊 生姜 150 蔥白 150 丹皮 30 薄荷 30 紅花 15 連翹 30 薄荷腦 3 冰片 3 95%酒精 1000 毫升,甘油 300 毫升。將蔥姜切碎,另 4 味打成粗粉,浸泡于 95%酒精中 7 天,過濾后加入薄荷腦冰片,再加入甘油,搖勻即可,用小瓶分裝使用。有些朋友可能問為什么要加甘油?其實痧證多兼外感,多見于外感,所以加入蔥姜效果比較好。以前曾經用茶籽油浸泡煎熬上方,使用后感覺太粘膩,病人感覺一身油油的不喜歡。于是改用酊劑,但是酊劑太快干,且不夠潤滑,在酊劑中兌入茶油也不行,不會溶于一體。只有甘油可與酊劑融為一體,增加了潤滑度和持久度。 刮痧油 回答:2 瀏覽:764 提問時間:2008-09-14 11:45本人是一個中醫愛好者。在臨床上會經常用的刮痧法。故而收集了不少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大部分資料都對刮痧油只字不提,也有的資料只是出售自己的藥油,對刮痧油的配方不肯透露半點。其實,如果有好的刮痧油配合,臨床上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我在這里公開一個刮痧油的配方:麻黃 30g、桂枝 30g、紅花 30g、元胡 30g、田七 30g、穿山甲 30g、威靈仙 60g、苦參 60g、透骨草60g。用茶油或者麻油十斤,浸泡一個月就能用了。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用完后,還可以加入五到七斤油再泡一次。 這個藥油的活血祛瘀的功效很強,平時若有跌打損傷也能使用。茲舉幾例:我妻子,不慎將一根針插入手掌約一公分,常規消毒后涂抹此油,兩分鐘左右痛止,無出血,囑其當天多用幾次,次日痊愈,無傷疤;我兒子,四歲,被重物砸到右腳小腳趾,當時出血,腫脹,腳不能行,嚎啕大哭。涂抹藥油五分鐘左右,血止,十分鐘后,入睡,當晚消腫,一周后,痊愈,無疤痕;我一個親戚,被蚊香不慎燙傷,即刻涂抹藥油,當時痛止,沒起水泡,次日痊愈,無傷痕。 希望有盡量多的人看到這個帖子,希望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吾愿足矣。2008-09-14 11:58 補充問題這個方子如果用六十度以上的白酒來浸泡,就是活血祛瘀的跌打酒了。為了安全起見,只外用吧。自制刮痧油 治療凍瘡 2008-11-11 15:36 藥物組成蘇合香30克,厚樸20克,朱砂15克,紫河車15克,川貝15克,蠶沙30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蒼術15克,甘草20克,雄黃15克, (不能用鐵器) ,生姜(新鮮1.5兩) ,蔥白(7根)茶油或豆油最好是清熱解毒的 3 斤.制法:油燒好后先放生姜和蔥白,炸干撈出,再放其他小包裝好的藥物,中火炸干炸透.雄黃是所有藥炸好后放.藥渣撈出曬干粉末灌膠囊,有安神.服下后命門處有發熱發脹舒適感凍瘡 現在是冬天了,很多人會生凍瘡,告訴大家我的一個經驗方子:用桂皮 30-90g 蛇床子 15g 鹽一勺 (前兩位藥病情不同而量不同,注意一定要放鹽)裝入熱水瓶中再加入沸水(用熱得快燒也可以)封蓋泡十個小時以上,每天早晚泡于患處。一般 1-4 天凍瘡可消肝痛癩蛤蟆 1 個 、雄黃 30g 。將癩蛤蟆除去內臟,把雄黃放入其腹內,并加溫水少許,調成糊狀,縫腹,將癩蛤蟆敷于肝區痛處,固定。 一般敷 15--20 分鐘可產生鎮痛作用 。 并持續 12-24 小時。夏天敷 6-8 小時換一次 ,冬天可 24 小時換一次,敷 2 小時后癩蛤蟆變成綠色。 無不良方應 黑木耳一味治骨折昔父親出外云游,遇一長者,傳父一方:黑木耳一味,以水發開,瀝干后入竹筒內,加紅糖,以另一細竹筒搗,搗如泥,外敷患處,可治骨折、跌打損傷、癰腫瘡毒,其效如神。父即函示于我,云此方或于臨床有助。1 初得此方,不以為然。忽一日,一患者抬入診室。云與人斗毆,腰被木桌擠傷。當時劇痛暈死在地,后至醫院檢查 X 片示:腰椎壓縮骨折 1/3 以上。要求住院治療,且云此病須若干時間、若干金錢。家屬苦于無錢,慕我父親治跌打損傷效佳,遂來求診。當時我尚未治過類似骨科疾病,父又外出,但見患者痛苦難當,只得勉為其難。開理氣活血提傷化瘀之劑幾付。另以黑木耳加紅糖搗如泥狀,外敷于其痛處。越二日,為其換藥,患者竟已基本不痛了。我信心大增,遂以上方續治。半月后,患者自覺活動自如,腰痛若失,竟不聽囑咐自行起床了。后變天、過勞后偶有疼痛,外貼黑膏藥即癥狀消失。此患者,男,六十歲,是我所治療中好的最快的一例。2 岳父外出,不慎從樓梯上跌下。左髕骨骨破成 3 塊。初至本地中醫院包扎敷藥,繼以石膏固定患肢。時天煩熱,岳父活動不便,傷處疼痛。加之石膏綁腿沉重,深以為苦。竟然當日就拆開固定之石膏,我觀其對醫院處理不滿,遂提出為其治療。仍以黑木耳與紅糖搗后外敷局部。并囑其靜養。越二日,疼痛大減。二周余,遂活動自如。唯傷處漫腫,后以中藥外用熏洗而愈。后繼以上方治療了骨折 3 例。一例腰椎壓縮骨折 73 歲,1 周疼痛基本消失,1 月愈。本月治療一例 47 歲瓦工,施工時從樓上跌下,致腰椎壓縮骨折,1 周疼痛基本消失,20 日起床,1 月愈。一例橈骨骨折 1 例,75 歲,兩周愈。另:本方曾治一例下肢潰爛性瘡毒,因效不顯而用他法。我想,本法可能對于腫瘍效果較好,用于潰瘍因有糖類發酵作用,故而效差。用于其他癰腫瘡毒尚無經驗。補記:黑木耳用于骨折,我查閱過一些資料,均未見記載。另外其用法也非常有趣,黑木耳置一大竹筒內,以另一小竹桿搗。木耳為膠質,根本不能搗亂,但加用紅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將其搗成泥狀了。而且是相當有粘性的泥狀物。如果沒有破皮加嫩生姜搗敷就會消腫很快。 紅糖不用加水。木耳要用水先發開,用溫水冷水都行跌打刀傷藥酒地夫子 50 克 活石子 50 克 余 茶 50 克 大 黃 50克 枚 片 5 克 末 藥 50 克乳 香 50 克樟 香 50 克泡酒精 500 克上方是父親傳我,對跌打刀傷有特效,在此與博友分享。加味桂枝茯苓湯治療附件囊腫 2008-08-19 12:15 加味桂枝茯苓湯組方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丹參、懷牛膝、檳榔、醋灸紫石英、澤瀉、海藻。隨癥加減:小腹痛甚者加失笑散,制乳香、制元胡索、益母草;經行量多者加仙鶴草、炒蒲黃、柏葉炭、炒黃芩;經行乳房脹痛者加川楝子、香附、路路通;帶下多者加薏苡仁、白芷;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血虛者加當歸、阿膠;沖任虛損者加杜仲、川斷、桑寄生等藥。 治療結果 顯效:服藥后主癥、兼癥消失。隨訪 1 年無復發者占 90%。有效:服藥后主癥、兼癥減輕,經原法處理仍可緩解者占 95%。 附件囊腫是婦科常見病,屬祖國醫學癓瘕范疇。筆者自 1997 年以來用加味桂枝茯苓湯治療附件囊腫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婦人良方大全》云:“婦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經閉積,或產后余血未盡,或風寒帶瘀,外則不消。則為積聚癓瘕矣。 ”癓瘕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破血消積、溫中行氣為主。方中桂枝辛溫,行氣,通陽,重用茯苓利下行而益心脾之氣,即有助于淡滲利濕,行瘀又有助于益脾胃之氣;丹皮、桃仁活血祛瘀;赤芍行血中之滯;牛膝引藥下行,破血通經;檳榔辛開苦降,消積行氣利水,能散邪氣,通滯氣,逐水濕,宣行通達;澤瀉滲泄下行逐瘀;海藻破癓積,消瘕聚,醋灸紫石英暖宮散結,并有消癰作用。另外桂枝與海藻相配伍加強通經溫陽暖宮散寒之效。以上諸藥合用共湊活血化瘀,緩消癓塊之效 風濕類風濕病秘方公開【轉帖】2008-01-19 20:08 中醫進修學院許老頭(當時的名老中醫權威)留下的一組醫方,專治風濕病,類風濕,骨變形等癥。又在今年五月份家內人患有風寒型類風濕,骨變形之“不死的癌癥” 。經住院治療很不理想,且又花不起那么多的錢,所以自行做主按此醫方前往藥店抓藥煎服,歷時三個月病情控制住了沒有任何的骨疼痛感,行動自如方便,療效十分顯著而又明確,故不忍私藏和謀利,特別公開普及。海蛇:15 克 澤瀉:9 克 桂枝:9 克 烏頭:9 克 桑枝:24 克海風屯:12 克 千年建:9 克 共七味水煎日服三次,忌大葷及生冷,辛辣。并愿天下所有風濕,類風濕,骨變形的病友早日康復!!烏頭先下藥罐中,武火煨 30 分鐘后次下海蛇待軟爛時,另五味藥依次下齊后改文火煨。一副藥只服一天。咳嗽好方 咳嗽藥方:頭孢拉定膠囊 2 粒+溶菌酶 5#+克咳敏 1#+必嗽平 1#+復方甘草片3# 一天三次,目前還沒見過明顯不良反應。效果佳。病情較嚴重的就打點滴:左氧+ 菌必治療,再加上面的口服藥,效果非常好。成本不高,個體醫生可以試試.溶菌敏片是一種具殺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強抗生素療效及加快組織恢復的作用。上方結合配用具有止咳化痰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為辯證不清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當然一開始咳嗽可以適當加點抗病毒的藥。西醫也要臨證加減。這是我多年的經驗方在此處與同仁共享。哮喘效方《臨癥錄》【出處】本方流傳于民間,原方主治為:專治氣管炎,不論輕重三付去根。 【組成】 青木香 桑白皮 清半夏 白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貝 杏仁 五味子 以上各 6 克【服法】 第一天晚上,煎服第一付頭煎,藥渣留存;第二天早上,煎服第二付頭煎,藥渣留存;第二天中午,煎服第三付頭煎,藥渣留存;第二天晚上,把所留存的三付藥渣同納一罐,再煎一次,頓服。【注意】 每一次服藥后,接著再喝一杯冰糖水。【禁忌】 治療時,禁止吸煙、喝酒,并禁食辣椒、蔥、蒜、韮。治療時起七日內禁止同房。復方骨仙膏組方2007-02-08 09:20 復方骨仙膏,本人應用多年,主治頸肩腰腿痛,骨質增生,跌打損傷,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骨傷病療效顯著,在全國多家膏藥培訓班上推廣使用,現奉獻給廣大愛友,希望它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生馬錢子 60g 生川烏生草烏各 50 g 生南星 50g 生半夏 50g 甘遂 50g 土蟲 50g 蠐螬 30g 七葉一枝花 50g 洋金花 50g 生白芥子 30g 三七粉 30g 生乳沒各 45g 血竭 30g 肉桂 30g 細辛 45g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