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服務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doc
傾力服務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近年來,**農商銀行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加大轉型創新力度,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服務實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實體貸款余額 162.7 億元,貸款戶數達 3.2 萬戶,信貸總量、增量以及信貸客戶數位居**各銀行機構之首。** 農商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做法和成果得到地方黨政和社會各界充分肯定,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2017 年度”江蘇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聯社”支農服務考核先進單位“、鹽城市”2017 年度五星服務企業“等 20 多項榮譽稱號。一、保持戰略定力,做小做面做量**農商銀行堅持服務”三農“定位,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專注支農支小,實施擴面增量。首先,明確戰略導向。在前幾年房地產等市場火熱的時候,該行冷靜客觀分析市場和自身情況,將支持實體經濟作為全行長期戰略,作為”頭版頭條“,寫入三年發展規劃之中,堅持本源定位不動搖。第二,理清工作思路。2016 年年初,將搶抓機遇、加大實體投放作為首要任務;2017 年年初,開展”信貸業務回歸年“活動,持續將支持實體經濟作為”頭版頭條“,真正與中小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第三,優化信貸投向。堅持深耕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領域,深化”陽光信貸“、密切銀企對接、主動送貸上門。目前,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貸款獲得率圓滿完成”三個不低于“。此外,通過壓降票據轉貼現等措施,擴大實體投放空間,票據規模與占比同比大幅減少,在資源要素配置上”避虛向實“。圍繞金融支持供給側改革要求,將信貸投向與產業政策、金融服務緊密結合,統籌安排、有扶有控,以實際行動支持改革部署,有效履行農商銀行社會責任。首先,突出重點保增長。截至 2018 年 6 月末,貸款余額增幅達 14.26%。積極支持綠色產業發展,貸款增幅15.67%。發放新型經營主體貸款 9.15 億元,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 100 多家,種養殖專業大戶 745 人;主動支持全民創業,發揮創業支行特色作用,發放創業貸款 1457 人次、2 億多元,培植初始創業者、新型產業、新企業家。其次,主動扶持保穩定。對暫時出現經營虧損或周轉困難的,制訂專門扶持方案,累計為50 多戶企業辦理轉續貸業務;利用資源牽線,采取兼并重組、同行優質代管托管、注入資金技術改造等方式扶持 10 多戶困難企業。第三,嚴格準入去杠桿。新增公司貸款控制在 3000 萬元以下,審慎介入有 3 家及以上合作銀行的客戶,謹防客戶高杠桿經營。對資產負債率明顯較高的客戶,通過貸后檢查揭示風險,及時采取措施。第四,穩步調控去產能。成功壓降”兩高一剩“”僵尸企業“40 多戶,不搞”一刀切“,發揮銀行中介作用,在轉型、技改、并購、重組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詢、融資服務。第五,主動作為降成本。圍繞客戶貢獻度、誠信度等因素,采取市場化利率定價,嚴格遵守”七不準“”四公開“,多措并舉為客戶降低融資成本,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貸款難、融資貴問題。二、圍繞客戶所需,創新產品服務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建立市場化創新機制,將”提升需求響應度“作為重點戰略之一,真正做到客戶需要什么,就推出什么。一是健全產品研發機制。在推出倉單質押、動產監管、擔保公司擔保等 20 多項產品的基礎上,從產品期限、擔保方式、利率定價等方面進行整合設計,將各個產品制度拆分導入流程銀行平臺,將申貸要素和產品種類進行對照匹配,探索建立標準化序列,方便客戶辦理使用。二是實行限時服務辦結制度。依托流程銀行平臺,實現貸款申請、受理、調查、審查、審批、發放等各環節全流程限時辦結,通過持續努力,在**以速度快、效率高形成了良好口碑。三是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在移動化營銷、標準化采集、流程化作業的基礎上,通過 CRM 系統將其他途徑收集的客戶信息進行綜合利用,實施客戶資料共享化、調查報告格式化、審批手續模板化,減少客戶往返等待時間。四是優化客服派單機制。優化客服平臺,實施客服統一登記、分配、派單;在廳堂、電話、微信申貸基礎上,上線互聯網平臺 APP,更加方便客戶使用。通過線上成功派單 1195 筆,及時進行貸款發放。五是完善大額預審機制。對新增公司客戶準入進行集中會商,提出合理化建議。對 32 戶企業實施預審,成功辦理授信 18 戶。三、優化營銷模式,強化考核激勵從營銷機構、人員隊伍、考核機制、系統支撐等方面持續優化,建立健全營銷服務體系,調動全員營銷積極性,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常態化機制。分別設立公司金融部和個人金融部,9 個一級支行、18 家二級支行、18 家三級支行,合理進行業務轉授權,制定業績確認規則,建立前臺部門之間、前臺和支行之間的適度競爭機制,激發經營活力。一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將客戶經理分為四個等級,賦予公司、小微、個人客戶經理不同營銷權限,配合風險額度限制,使客戶服務與自身能力相匹配。從業務素質、營銷業績、風控能力等維度建立”評定升“動態調整機制,累計評定等級 228 人次,提升 187 人次,降級 63人次。二是建立全員營銷體系。建立部門帶頭、支行和自助網點聯動、全體員工參與的營銷體系,通過績效引導鼓勵全員介紹客戶,發揮資源優勢,有效解決”不認識“”走不進“客戶的問題。三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實施模擬利潤考核,科學測算貸款成本,運用 FTP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提高營銷人員的議價談判能力。根據市場需求和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員工績效計價,引導員工實施目標營銷。遵循多勞多得、按貢獻度計報酬的分配準則,充分調動營銷積極性。四是發揮績效系統作用。采取”T+1“ 模式,業績查詢細化到賬戶級別,員工可以及時查詢了解每個貸款客戶的模擬利潤、計價獎勵,并針對性制訂營銷計劃,有效激發營銷積極性。融入大局,傾力服務,**農商銀行深受政府信任、客戶信賴、社會認可,政府支持的力度不斷加大,銀企合作關系更加密切,金融生態環境不斷優化,農商銀行規模實力持續增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社會責任充分彰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